close
大學的「質」與「量」
文/王盈勛 (iThome電腦報總主筆) 2007-08-28

如果我們相信讀過大學的人,對於他做事的方法、看待世界的眼界確實能夠有所提升。那麼臺灣的大學教育最大問題,其實是效率不夠好、品質有待改善,而不是數量太多。

大學錄取率逼近百分之百,今年甚至還出現總分不到20分也能入學的狀況,社會輿論幾乎一面倒地認為臺灣現在的大學太多、大學生素質下降、過去開放大學設立的政策有問題。

在探討以上問題之前,先假設有一種情境:你去機車行送修,發現修車的師傅對機車的物理和機械原理瞭若指掌,他一邊修車還一邊跟你大談理想抱負,是要在未來十年內開設一千家的連鎖品牌機車行,機車修好之後,師傅除了客氣地送你走出門口外,還很有環保概念地給了你一張用回收紙印製的省油小秘方。

如果正是因為大學教育給了我們這樣訓練有素、有為有守的機車行師傅,你是否還會認為大學太多、不需要人人都讀大學呢?

我們其實不應該忘記,不管是小學、中學或是大學教育,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提升國民素質,開拓我們的世界觀,培養我們做人做事的方法,而不是光用大學生畢業能否找到一個中產階級的工作,或是多讀4年書對於薪水增加的幅度,來衡量大學教育的成敗。

多讀書,對所有的人來說,在經濟能力還能負擔的範圍內,大體上總不是壞事一件。

目前的問題在於,我們可能訓練不出那樣的機車行師傅。

當我們有太多學生,他們在國、高中階段的教育就沒能跟得上腳步時,再讓他們就讀「形式上」的大學,並無太大的實質幫助;當我們大學教育的目標,已被窄化成為只是幫畢業生找到一個好工作,但是大學生人數的擴張,卻弔詭地成為他們不容易找到一個好工作的原因,上大學的目的自然也就成了一個問題;當我們用同一個標準來評鑑所有的大學,用同一個指標來決定哪些大學是否該淘汰退場,我們當然會覺得教不出醫生、科學家、科技新貴等人材的大學,就不是好大學。

大學是不是太多?如果我們要培養的是高度競爭職場上有限職位的白領工作者,那麼大學的數量的確太多,而且競爭的勝利者,其實大半是那些就算不調高錄取率、也進得了大學的學生。

大學生素質是不是下降?如果依照成為醫生、科學家或是頂尖研發人員所需要的智識能力,來衡量所有大學生的知識水平,那麼,大多數的大學生當然無法達到這樣標準。

但是,如果我們期望的大學教育,是能夠培養大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的社會人,是對於更美好社會的追求,那麼學習永遠不會太多,大學也不會太多。

大學數量增加、人人都可以進大學的現象並不是問題,問題出在於大學教育的品質和學習效益。大學生素質太差,這得從中小學教育的根本改革做起。大學量大而質低,政府得拿出具體的資源來協助改善教育品質,而不只是忙著接受與核准各個大專院校的成立,不到幾年的時間,卻又要這些學校退場減招。

當大學成為人人隨時可以進出的學習場所時,我們反而應該要思考,自己為何進大學,讀大學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樣的意義。人人可以進大學,但是並不一定人人都要選擇進大學。

如果我們相信讀過大學的人,對於他做事的方法、看待世界的眼界確實能夠有所提升。那麼臺灣的大學教育最大問題,其實是效率不夠好、品質有待改善,而不是數量太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